“咔嚓”一声快门响起,手指轻轻拉出一张带引条的相纸,屏住呼吸,缓缓撕开——这正是拍撕拉片的经典瞬间,也是拍照仪式感的极致体现。
每一次的“撕拉”,都伴随着开盲盒般的未知与刺激。快门按下的那一刻,表情、动作、神态必须精准到位,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。撕拉片的魅力不仅在于被拍者的表情,连相纸本身也充满了不确定性。虽然这些相纸已经停产多年,且大多过期,显影失败或色彩失真都是可能的风险,但无论结果如何,拍摄过程的即时反馈和那一刹那的情绪爆发,才是年轻人甘愿为此高价付费的最大理由。
文 | 郑思芳
编辑 | Yang
运营 | 小二郎
年轻人的“纸片茅台”
佐伊在踏入复古照相馆时,没想到自己会花419元拍一张照片。
那是一张内娱明星同款撕拉片。从5月开始,肖战、鞠婧祎等明星拍摄的撕拉片,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热议话题。撕拉片是指需要手动撕开相纸才能显现图像的照片。早在2008年和2016年,由于销量不佳,宝丽来和富士曾宣布停产这种相纸。当时,撕拉片的彩色和黑白相纸价格分别为70元/盒、65元/盒,每盒10张。
然而,短短几年后,曾经冷门的撕拉片,居然变得炙手可热。由于被标上了“绝版”“拍一张少一张”的标签,撕拉片相纸的价格在二手市场已经飙升至三四千元一盒,堪称“纸片茅台”。甚至有人调侃:“与其囤黄金,不如囤撕拉片,卖给年轻人。”
撕拉片相纸价格飙升
五一期间,佐伊在上海旅游时体验了一次撕拉片。尽管起初看到400多元的价格让她犹豫,但在亲眼目睹其他人拍照效果后,她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。
和宝丽来、拍立得等复古照片一样,撕拉片也主要依靠营造氛围。它的成像效果具有油画般的肌理感,边缘还带有暗房手工显影时特有的光斑与雾痕。与拍立得相比,撕拉片的风格更为浓烈,比宝丽来则更加怀旧。
近年来,年轻人在拍照时越来越偏爱那种朦胧的复古感,照片中常常带有氧化、划痕或褪色的效果,这些细节传达着一种独特的故事感。佐伊还在照相馆里看到了许多人排队等待拍摄牙医机——这款曾用于牙科记录的复古相机,现如今成为拍摄“大头肖像”的热门工具。
一张照片,等了一个小时
照相馆内的年轻人熙熙攘攘,大家排队等着拍照,仿佛吃饭也要排队了。佐伊等了一个小时,期间她并没有浪费时间,而是迅速在网上搜寻撕拉片拍照的姿势,生怕一不小心就浪费了400多元。
“咔嚓”一声快门响起,佐伊亲手抽出一张带引条的相纸,屏住呼吸,小心翼翼地捏住相纸的边缘缓缓撕开——这便是撕拉片拍摄的经典场景,也让整个拍照的仪式感达到了巅峰。
每一次的“撕拉”,总会带来一种开盲盒的惊喜和刺激。快门按下的那一瞬间,表情、动作、神态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,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效果。除了被拍者,相纸本身的未知性也让人充满期待。由于这些相纸大多已经过期,显影失败或色彩失真是常见的风险。无论结果如何,撕拉的那一刹那和瞬间反馈带来的情绪波动,正是年轻人愿意为此付出高价的核心原因。
撕拉片的火爆与价格上涨
随着撕拉片的热度持续升温,拍摄价格也一路上涨。2023年时,拍一张撕拉片的价格大约为100元,而现在大多数照相馆的价格已经上涨至300-600元。如果选择更具个性化风格的摄影师,价格自然更高。